最近有些日子没和大家见面了,今天我想和大家聊一聊“司马懿主攻阵容搭配”的话题。如果你对这个话题还比较陌生,那么这篇文章就是为你而写的,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魏国毫无疑问是第一强国,但司马懿面对诸葛亮北伐只能防守,有着魏国独特的原因,甚至司马懿本身的因素,主要有三方面:一、曹魏自身政权不稳,没有余力全面消除蜀汉;二、蜀汉独特地理形势,易守难攻;三、司马懿“养寇自重”,有意为之。
东汉末年,三国争霸,魏国毫无疑问是魏蜀吴三国中实力最强大的一方。经过夷陵之战和关羽大意失荆州,蜀国已经失去争霸三国的战略机遇期,可以说是诸葛亮也有心无力。同样对于魏国,情况也不容乐观,人才凋敝,
尤其是曹魏宗族的人才凋敝,八虎候相继陨
落,门阀士族对曹魏政权的影响越来越大,东面还有东吴的威胁,当然司马懿对诸葛亮又是另外一种情况。
《三国演义》中演义诸葛亮在刘备死后,休养生息,和东吴结盟,主攻曹魏,先后六出岐山。事实上,真正的历史中,
《三国志》中记载的诸葛亮北伐只有五次,分别是建兴六年春、建兴六年冬、建兴七年春、建兴九年春、建兴十二年春
,而五次北伐无一例外全部以失败告终,并最终在第五次北伐时病死五丈原。
关于司马懿和诸葛亮,我写过很多次,包括曹魏第二代宗族人物代表曹真和河北豪族代表张郃,都和诸葛亮的北伐关系密切。
前三次北伐,并没有司马懿的参与,相反是被《三国演义》中说的一无是处的曹魏优秀宗族人物曹真统领全局
,张郃街亭大败马谡,表现比司马懿父子有过之无不及,笔者认为司马懿对外用兵的军事才能被过分夸大。
曹真病逝后,曹叡被迫启用一直雪藏的司马懿,也是曹魏宗族养尊处优,后继乏人的直接体现。司马懿正是这时候,经略雍凉,奠定了司马家日后篡魏的基础。司马懿在对付诸葛亮北伐的过程,必然有着他自身的特点,笔者认为主要有三个方面:
一、曹魏自身政权不稳,没有余力主动消灭蜀汉
曹魏表面是三国中实力最强大的一方,实际上在曹操去世之后,曹丕为了称帝,主动或者被动向门阀士族妥协,曹魏宗族势力被大幅打压,留下了后来曹植的《七步诗》,曹冲莫名其妙死亡,曹彰被禁锢,其他宗族开始养尊处优一无是处,第三代宗族代表曹爽高平陵之变中的愚蠢表现,就足以显示曹魏在曹真死后无人可用。内部不稳,又怎么可能有余力主动进攻,这个不稳,指的是曹魏内部各方势力内耗严重。
司马懿在三国时期打仗时摆过那些阵?或者那些著名的阵?
十大阵法是中国古代小说家戏化演绎的中国古代进攻防守的排兵布阵法。在唐代有关薛仁贵的演义中可见有记载,详细为:
一字长蛇阵,
二龙出水阵,
天地三才阵,
四门兜底阵,
五虎群羊阵,
六丁六甲阵,
七星北斗阵,
八门金锁阵,
九字连环阵,
十面埋伏阵。
事实上的中国古代阵法没这么复杂,可简单分为进攻和防守,战国时期的《孙膑兵法》集古代兵法之大成,总结先人经验,系统完整地将“阵”分为十种阵型,即:“方阵、圆阵、疏阵、数阵、锥形阵、雁形阵、钩形阵、玄襄阵、水阵、火阵”。另外还有用以射击的“云阵”,围敌的“赢渭阵”,奇袭的“阖燧阵”,备受推崇的诸葛亮改进过的“八阵图”、“梅花阵”,种类不下二十种。
长蛇阵
古代战术用语,指作战队伍排列成长蛇一样的阵容。
长蛇阵是根据蛇的习性推演而来,长蛇阵共有三种变化。
一、击蛇首,尾动,卷;
二、击蛇尾,首动,咬;
三、蛇身横撞,首尾至,绞!
由此三种变化,长蛇阵运转,犹如巨蟒出击,攻击凌厉!两翼骑兵(古代机动能力强的兵种)的机动能力最为重要,所以要破除长蛇阵,最好的方法就是限制两翼机动能力,以使其首尾不能相顾。所以,最佳的方法就是:揪其首,夹其尾,斩其腰!详细方法就是在我方步兵阵群中设置陷阱,以两个步兵方阵协作阻止对手两翼骑兵运动,使其无法发挥其机动灵活的能力,再以强悍重骑兵为主对其蛇腹步兵发动强悍冲击,使其阵形散乱,无序!一举击溃步兵方阵,将长蛇阵切割成为三块,如此一来,长蛇阵各自为战,无法再以三方配合作战,阵势不攻自破!
特点:此阵进攻时专攻中路,又可随时顾及边路,而防守时又层层布防,堪称最简单却又最实用的杀阵。 二龙出水阵
二龙出水阵
兵分两路,仿如两条龙,故曰二龙出水。
陆压讲道:“这二龙出水阵,隐与阵中,龙本阳刚,水本属阴,龙在水中,阴阳相调,万事俱安,一但出水,二龙威势大增,势不可挡,其阳刚之利,是无人能挡住,这就需要稳住二龙,不使他们交合,一但交合,以上所做努力皆付之东流。”
子牙问:“道兄,如何能稳此阵不发着?”
“须寻武艺高强,且一阴气重的人,在二龙中间震住他的阳气,使之不能相会。”
特点:此阵表面上专攻边路,中路空虚,但当对手以为中路有机可乘冒然进攻时,阵型可立往中路压缩,便呈口袋包围之势。而且包围如注意将裁判挤到圈外,便可以随意黑脚,可谓对对手精神和肉体的双重打击。 天地三才阵
三环套月阵
中国明代军队采用的一种小而疏散的前后重叠的
战斗队形。
以天、地、人“三才”冠名。三才阵既能发扬火力,又能减少损害,
是在火器用于战场后,密集的方阵已不能适应战场需要的情况下产生
的。该阵由百多人组成,其阵形由前到后依次为游骑(警戒分队)、战
锋队(火器队)、跳荡队(突击队)和驻队(第二梯队或预备队)。与敌交
战时,先由游骑与敌保持接触,迟滞敌行动和防敌突然袭击,以掩护
主力展开和完成攻击准备;而后战锋队以火力杀伤敌人;跳荡队利用
火力成果,向敌发起冲锋,与敌进行肉搏和白刃格斗;驻队视情况从正
面增强突击力量或从敌侧背实施迂回包围,夹击敌人。戚继光创立的
鸳鸯阵演化的两种阵形也称为三才阵和小三才阵。
特点:此阵为虚实之阵,在中路故意布上重兵,且循环传球不息,当对手注意力完全被中路的幻象吸引时,忽然放出冷传,由边路来回寻找机会来实施最后杀手的球员完成必杀一击。 四门兜底阵
特点:此阵占据球场四角,虽放弃中场,却又牢牢控制攻守两段。一旦获得球权,立刻长传吊直前场发动进攻,省时省力,可谓高中锋的最爱。
五虎群羊阵 事实上的中国古代阵法没这么复杂,可简单分为进攻和防守,战国时期的《孙膑兵法》集古代兵法之大成,总结先人经验,系统完整地将“阵”分为十种阵型,即:“方阵、圆阵、疏阵、数阵、锥形阵、雁形阵、钩形阵、玄襄阵、水阵、火阵”。另外还有用以射击的“云阵”,围敌的“赢渭阵”,奇袭的“阖燧阵”,备受推崇的诸葛亮改进过的“八阵图”、“梅花阵”,种类不下二十种。
特点:此阵主攻敌方心理阵线,在布阵上按照5字的希腊写法排列,却又与象征胜利的V字同型,未战就已在气势上占据绝对优势。 六丁六甲阵
道教神名。 六丁六甲与四值功曹、二十八宿、三十六天将、七十二地煞等同为道教的护法神将,经常在禳灾中被道士召请,厉行风雷,制伏鬼神。六丁为丁卯、丁巳、丁未、丁酉、丁亥、丁丑,是为阴神。六甲为甲子、甲戌、甲申、甲午、甲辰、甲寅,是为阳神。据说六丁六甲为天帝役使,能“行风雷,制鬼神”。道士可用符箓召请之。
六丁(阴神玉女):
●丁卯神司马卿
●丁已神崔巨卿
●丁未神石叔通
●丁酉神臧文公
●丁亥神张文通
●丁丑神赵子玉
六甲(阳神玉男):
●甲子神王文卿
●甲戌神展子江
●甲申神扈文长
●甲午神卫玉卿
●甲辰神孟非卿
●甲寅神明文章 六丁六甲的重要性
六丁六甲神位虽小,但在道教中却非常重要,经常被道士所役使。
《后汉书·梁节王传》记载,汉代方士已经有役使六丁六甲的方法,先行斋醮,然后召六丁神,“可使致远方物,乃知吉凶也”。梁节王曾用这种方法来“占梦”。
《后汉书·梁节王畅传》:“性聪惠,然少贵骄,颇不遵法度。归国后,数有恶梦,从官卞忌自言能使六丁,善占梦,橱数使卡筮。”注曰:“六丁,谓六甲中丁神也。若甲子甸中,则丁卯为神;甲寅甸中,则丁巳为神之类也。”
唐韩愈《调张籍》诗曰:“仙官敕六丁,雷电下取将。”
张万福《传授三洞经戒法箓略说》:“阴阳翕辟,万二千物具而有神焉。主之者,六甲也……六甲者,一切之纲纪也。”
南宋王契真编《上精灵宝大法》卷二:丁丑延我寿、丁亥拘我魂、丁酉制我魄、丁未却我灾、丁巳度我危、丁卯度我厄;甲子护我身、甲成保我形、甲申固我命、甲午守我魂、甲辰镇我灵、甲寅育我真。
如今《道藏》中存有《灵宝六丁秘法》和《上清之甲祈祷秘法》,且《灵宝六丁秘法·后序》中称六丁“能长能短,能有能无”。
道教还有一种六甲符箓,用来“驱恶驱耶”。
《云笈七羲》卷十四称:“若辟除恶神者,书六甲、六丁等持行,并呼甲寅,神鬼皆散走。”后来此就演变成六丁六甲神。
《重修搜神记》载:元始命玉皇上帝阵诏,喝玄武披发跣足,金甲玄袍,皂纛玄旗,统领丁甲。丁甲之名来源于天干地支,丁神六位:丁卯、丁巳、丁未、丁酉、丁亥、丁丑;甲神六位为:甲子、甲戌、甲申、申午、甲辰、甲寅。丁神六位支为阴,盖为女神,甲神六位支为阳,盖为男神。
《续文献通考》:“丁卯等六丁,阴神玉女也。甲子等六甲,阳神玉男也。” 六丁六甲的名讳
关于六丁六甲的名讳,《上清六甲祈祷秘法》称六丁神名为:丁卯神名文伯字仁高,丁丑神名文公字仁贤(贵),丁亥神名仁(文)通字仁和,丁酉神名文卿字仁修,丁未神名升通字仁恭,丁巳神名庭卿字仁敬,六甲神名为:甲子神字青公名元德,甲成神字林齐名虚逸,甲申神字权衡名节略,甲午神字子卿名潺仁,甲辰神字兖昌名通元,甲寅神字子靡名化石。
《黄帝太一八门入式诀》中还有六丁将军:丁卯天雷上将孔昌阿明,丁丑龙雷上将王昭阿高,丁亥神雷上将何挂阿平,丁酉地雷上将崔茂阿申,丁未水雷上将高恒阿隆,丁巳烈雷上将徐向阿虔。《太上说玄天大圣真武本传神咒妙经》卷二六甲神名为:“ 甲子水将李文思,甲成土将李宗通,甲申金将李守全,甲午火将李守左,甲辰风将李守进,甲寅木将李守迁。”又《清微元降大法》卷一六称六甲神名为:甲子鸣雷大将军管拱辰,甲成兴雷大将军康复,甲申烈火雷大将军王延,甲午追雷大将军张愿,甲辰策雷大将军许计昌,甲寅运雷大将军区喆。
然最为一般的说法还是《老君六甲符图》与《三才图会》中所说,其六丁神为:丁卯神司马卿,丁丑神赵子任(玉),丁亥神张文通,丁酉神臧文公,丁未神石叔通,丁巳神崔石(巨)卿,六甲神为:甲子神王文卿,甲成神展子江,甲申神扈文长,甲午神卫上(韦玉)卿,甲辰神孟非卿,甲寅神明文章。
道教称若心存六丁玉女,意注六丁神符,即可令房宅清洁,五毒不近,灾难不生,又可求仙得仙,求官得官,万事如意。道士斋醮作法时,常用符箓召请他们“祈禳驱鬼”,在道教宫观中,他们被置于真武大帝的两旁,作为恃卫之神。 六丁六甲护身神咒
丁丑延我寿,丁亥拘我魂。丁酉制我魄,丁未却我灾。丁巳度我危,丁卯度我厄。甲子护我身,甲戌保我形。甲申固我命,甲午守我魂。甲辰镇我灵,甲寅育我真。 特点:此阵旨在用传球迷惑对手,球从中路传至边路,又从边路回到中路,如此往复不断,让对手无法明确你的进攻套路,只要不丢球,90分钟下来对手必定精神崩溃,此时再看准时机突示杀手,必定事半功倍。 七星北斗阵
全真七子集体御敌的阵法.按北头星座的方位,七人盘膝而坐,马钰位当天枢,谭入端位当天璇,刘处玄位录天玑,丘处机位当天权,四人组成斗魁;王处一位当玉衡,郝大通位当开阳,孙不二位当瑶光,三人组成斗柄.北斗七星中以天权光度最暗,却是居魁柄相接之处,最是冲要,因此由七子中武功最强的丘处机承当,斗柄中玉衡为主,由武功次强的王处一承当.天罡北斗阵是全真教中最上乘的玄门功夫,迎敌时只出一掌,另一掌却搭在身旁之人身上,敌人来攻时,正面首当其冲者不用出力招架,却由身旁道侣侧击反攻,犹如一人身兼数人功力,的确威不可当.若是陷入天罡北斗阵,除非将七人中打倒一人,否则决然无法逃出.阵中七人以静制动,击首则尾应,击尾则首应,击腰则首尾皆应,牢牢将敌人困于阵中,但是若深谙此阵奥妙,抢占北极星位,便能以主驱奴,制得北斗阵缚手缚脚,不得自由施展.后来,这一阵法成为全真派集体御敌的法宝,可单由七人布阵,也可由九十八人布阵,每七人一组,布成十四个天罡北斗阵,和每七个北斗阵又布成一个大北斗阵一正一奇,相生相克,互为犄角,更是威力无穷.
特点:此阵按照在中国人气最高的北斗七星形状排列,但到底是功是守,其中的奥妙,自古以来只有武当门人及日本浪人健次郎等极少数人知晓。
九字连环阵 事实上的中国古代阵法没这么复杂,可简单分为进攻和防守,战国时期的《孙膑兵法》集古代兵法之大成,总结先人经验,系统完整地将“阵”分为十种阵型,即:“方阵、圆阵、疏阵、数阵、锥形阵、雁形阵、钩形阵、玄襄阵、水阵、火阵”。另外还有用以射击的“云阵”,围敌的“赢渭阵”,奇袭的“阖燧阵”,备受推崇的诸葛亮改进过的“八阵图”、“梅花阵”,种类不下二十种。
特点:此阵与五虎群羊阵类似,9在中国有永久之意,又音同“救”字,因此此阵意为:谁敢进来老子就打得他就永远喊救命!可谓10阵中杀气最重之阵,善哉善哉。
十面埋伏阵
事实上的中国古代阵法没这么复杂,可简单分为进攻和防守,战国时期的《孙膑兵法》集古代兵法之大成,总结先人经验,系统完整地将“阵”分为十种阵型,即:“方阵、圆阵、疏阵、数阵、锥形阵、雁形阵、钩形阵、玄襄阵、水阵、火阵”。另外还有用以射击的“云阵”,围敌的“赢渭阵”,奇袭的“阖燧阵”,备受推崇的诸葛亮改进过的“八阵图”、“梅花阵”,种类不下二十种。
希望对你有帮助
司马懿是三国历史上最会装病,看他最终如何夺得天下
司马懿是一个装病的高手,是汉末三国把装病作为政治斗争手段的第一人。良好的心态,强大的内心,让他能忍不可忍。十年磨剑、最后一击,他取得了成功,成为三国群雄里最长寿的一位。
一、不想应征装风痹
司马懿出生于179年,比诸葛亮大2岁,属于公元二世纪的70后,与40后的袁绍、50后的曹操、60后的刘备等人相比他是小字辈。董卓进洛阳时司马懿才10岁,曹操迎天子到许县时司马懿才17岁,官渡之战时他21岁。
《晋书》说司马懿少有奇节,聪明多大略,博学洽闻,面对乱世,他常常心怀感叹,以天下为忧。
建安六年(201年),司马懿的家乡河内郡已经成为曹统区,22岁的司马懿这时才参加工作,被推举为本郡的上计掾,相当于郡 *** 驻京办主任,处级干部,因而每年都要去首都许县出差。这个时候曹操正四处网络人才,他听说司马懿有点小名气,于是征召他到自己的司空府任职。
由地方抽调到中央,而且工作在曹操的身边,前途自然不可 *** ,这是别人打着灯笼也不好找的美事,但却被司马处长拒绝了。
据《晋书》记载,司马懿拒绝曹操征辟的理由是知汉运方微,不欲屈节曹氏,这种想法在当时并不是主流,即便如荀、孔融那样内心里十分忠诚于汉室的人此刻也都在许县为官,司马懿的哥哥司马朗、弟弟司马孚也都在曹营做事,且事业一帆风顺,而他却特立独行,非要耍点酷,让人有些不解。
但司马懿还要酷到底,据《晋书》记载,司马懿以自己患风痹生活不能自理为由拒绝曹操的征辟。曹操有点怀疑,认为可能有诈,就派人夜里到司马懿家看看,结果发现司马懿果然躺在那里一动不动,于是就信以为真,不再强迫他应征了。
风痹就是风湿病,从现代医学的观点来说,风痹既包括普通的关节痛、关节炎,也包括强直性脊柱炎、骨性关节炎、风湿热、类风湿性关节炎、红斑狼疮、风湿性心脏病等严重的疾病。司马懿说自己得了风痹,且严重到不能行走、生活不能自理的程度,那就不是普通的病了。
大概司马懿并不精通医术,也不是一名老资历的公务员,对于如何编理由请病假毫无经验,也就那么一说,并没有多想,可是这未加思索的借口竟然把他害惨了,因为他必须就此一直装下去,给自己的生活带来了大麻烦。
据《晋书》记载,有一天他们家在院子里晒书,突然来了暴雨,司马懿一着急,忘了自己在装病人,起身跑过去收书,这件事恰巧被家里的一个婢女看到了,司马懿的老婆叫张春华,她很厉害,不仅亲手把这个婢女杀了灭口,并且亲自执爨。爨的意思是烧火做饭,表面看来似乎是说婢女被杀之后,家里没人做饭,张春华亲自做饭。
这有什么好写的呢?司马懿那时候是个20多岁没有工作的小青年,在外人眼里还是个重病在身不能动的残疾人,老婆下厨房做个饭也值得写进史书里吗?仔细看看,这几个字里恐怕隐藏着令人恐怖的事情。爨的意思还有烧和煮,张春华把人杀了,怎么藏尸灭迹呢?干脆把人弄到锅里煮了,她亲自烧火!
但是司马懿并没有酷到底,他还是出来做事了。据《晋书》记载,曹操当了丞相后又想起了司马懿,征他到丞相府任职,当文学掾,相当于文教处处长。这一次曹操不客气了,命令说:若复盘桓,便收之。意思是,这小子要再敢得瑟就抓起来!司马懿害怕了,乖乖出来就职。
上面讲的这些事大部分记载在《晋书》里,《晋书》是唐代名臣同时也是著名史学家的房玄龄所主编,这部书以司马氏为写作主体,中间有不少对司马氏的歌颂和吹捧,对于上述描写不能说其全无,但也不能信其全有。
如果司马懿真的在曹操面前装过病,倒不一定说明他与曹操道不同不与为谋,而只能解释为在做秀,通过拒曹抬高身价,增加知名度,目的是更好地事曹。从后面的事情看,司马懿的目的也基本上达到了,同时这些故事还起到了一个作用,就是说明司马懿早就有反曹情结,可以用来解释司马氏最后取代了曹魏的合理与合法。
二、麻痹对手装痴呆
司马懿来到了曹氏父子身边,不管是被逼而来还是自愿而来,总之是在人家手下混饭吃。据说曹操做过一个梦,梦见三马同槽,让曹操怀疑与马有关的人对自己这个曹不利,这个说法听起来不太靠谱,但却记在史书里。
还有一个说法,曹操听人说司马懿有狼顾之相,就是脖子转动得特别灵活,别人要回头必然先扭转身子,而司马懿不用,他可以像狼一样在不转动身体的情况下将头扭到后面,有这种本领的人一般都很阴险,曹操亲自试了一次,在司马懿后面突然喊他,司马懿果然像狼一样回头看人。
上面两件事也记载在《晋书》里,但传说的成份更大。不过,曹操对这个世家大族出身的年轻人一直抱有警惕之心是可以理解的,因为他对所有世家大族都不放心,司马懿在这种环境下做事,只有小心谨慎不行,还要会装,于是他开始装虔诚,主攻目标是曹丕,尽管曹操不怎么喜欢他,但曹丕喜欢他,他成了 *** ,曹丕后来当了皇帝,司马懿装出了成效。
司马懿在曹丕、曹睿父子手里逐渐掌握了兵权,随着忠于曹氏集团的重要将领们一个个死去,到曹睿临死前司马懿已经成为军中最有权势的人,他完全可以公开叫板曹氏集团,但他没有那么做,他仍然装作很虔诚。他做的是慢功课,要一点一点地来。
曹睿死后曹爽与司马懿共同辅政,曹爽表面嚣张,内在里却很虚弱,但司马懿仍然没有硬碰硬,而是装可怜。任凭曹爽如何排挤打压他,他都不反抗,有人在他跟前说曹家的坏话,他也不附会,让大家觉得这样一位德高望众、为曹魏江山立下赫赫功勋的人,居然受到那些不公平待遇,都开始同情他,慢慢站在了他的一边,而这正是他要达到的效果。
当时司马懿已经抱病不出,客人来了也很少接见,有人告诉曹爽这里面可能有诈,曹爽一伙的人里有个叫李胜的将赴荆州任刺史,按照规矩应该向太傅及三公辞行,曹爽就派他借机去试探试探。
李胜来到司马懿府上,说明来意,家人把他让到客厅,过了好半天,司马懿被2名婢女搀扶着进来,李胜看到司马懿吓了一跳,觉得他一下子老了很多,人瘦了,背也彻底弯了,目光呆滞,不说话都气喘吁吁。
司马懿披着件衣服,想伸出手扶一下衣服,结束反而把衣服弄掉到地上。坐下后,司马懿似乎说不出话来,指口言渴,婢女拿来粥让他喝,司马懿拿不动碗,靠婢女喂,结果粥皆流出胸。
见此状,李胜道:听说太傅只是旧风发作,不想尊体竟然如此!司马懿好像这时才打量了李胜一下,连喘带咳地说:我已老了,疾病缠身,……死在旦夕。你屈尊去并州上任,……并州与胡人……很近,平时当妥善准备。今天一别,……恐怕今后难以见面了,……今以犬子司马师、司马昭两兄弟相托,请为照顾!
李胜说:我要去荆州,不是并州。司马懿好像仍未听明白,反问道:君才到并州?李胜大声说:此去荆州!司马懿不好意思地说:年老意荒,不解君言。这次你回归本州,愿早建功勋!李胜见状只好告退。
李胜回来向曹爽报告:司马懿已尸居余气,形神已离,不足为虑。曹爽等人一听心胸大宽,对司马懿不复设备。其实李胜看到的又是假像,他不知道司马懿是最有名的装病高手,年轻时尚能一装几年,现在老了更锤炼到了炉火纯青、出神入化的境界。在司马懿眼里李胜是典型的不速之客,登门拜访的原因不问自明,所以就给他演了一出戏,偏偏李胜又很容易骗。
不久,趁着曹爽等人放松警惕之机,司马懿和2个儿子在洛阳发动了高平陵政变,一举消灭了曹爽及其一党,掌握了政权。
好了,关于“司马懿主攻阵容搭配”的话题就讲到这里了。希望大家能够通过我的讲解对“司马懿主攻阵容搭配”有更全面、深入的了解,并且能够在今后的工作中更好地运用所学知识。